1.一场错觉
知识付费市场给了我们一种“能够知道一切”的错觉。
你20分钟就能听完一整本畅销书,花199元就能开启财富自由之路,转发朋友圈就能免费掌握PPT制作的核心秘籍……
这些知识很多也都制作精良、大咖坐镇,听完你确实感到自己的认知得到了升级,技能得到了加强。
故事讲到这,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。
但人类有天生就有一个很要命的习惯,叫做“屯”。
以前我们屯粮食,现在我们屯知识。我们和自己说,那些变强的秘籍攒在手里,只要我去看,变强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。
于是我们便不停地收集知识,大v推荐的新书,app上线的新课程,朋友圈新的报名海报……
你每天都被“你都不知道你错过了什么”所鞭笞,内心的焦虑感熊熊燃烧。然而上次买的新书都还没拆掉塑封。
嘿,醒醒。
小学课本《小猴子下山》里面讲小猴子看见西瓜,丢了桃子。之后看见兔子,扔了西瓜,小兔跑进树林子,不见了。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。
是在说你吗?
别再埋头屯知识了。
2.所谓谈资
有一次,有个小朋友问我:你知道叶子用英语怎么说嘛?我说我知道啊,然后告诉他了。他又问我说,你知道枫树叶怎么说嘛?他得意的看着我,似乎在期待什么。我说我知道啊,然后又告诉他了。
他锲而不舍:你知道榉树叶怎么说吗?橡树叶呢?…好吧,你赢了。
这个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在我说不知道时,孩子脸上表情的变化过程,有着非凡的成就感和胜利的喜悦。
后来我又在社交场、饭局上、课堂间见到了类似的表情。
你看了ELON MUSK最新的路演视频吗?
引力波事件你怎么看?
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?
鹿晗那个新女朋友家里面很有背景你知道吗?
当我说,我不知道时,就有出现一张戴着面具都遮不住炫耀感的脸上。
没有哪个时代的虚荣心,像现在这样繁荣昌盛。总有无数听上去很厉害的知识,能让你在人群中,几句话就找到自己学富五车的优越感。
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。比如,很多人关心某个明星喜欢的颜色是什么,星座是什么,结了几次婚,又离了几次婚。
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,不断用琐碎的知识来喂养大脑,换取短暂的社交快感时,大脑也会变得越来越琐碎。
而当你不断的去索求这些与你无关、无益、无积累的知识时,人生也逐渐走向无聊、无用、无意义。
这个世界不缺知识,更不缺谈资,缺的是对自我需求的判断力。
尼采曾在他的一篇文章《我为什么这么聪明》中曾提到:“我从来没有浪费过我的力量,在不重要的事情上。”
3.学会判断
今天中国社会的一个问题,就是缺乏判断力。比如,为了抵制日货,很多人走到大街上砸同胞的车,甚至伤害同胞的身体。他们带着一腔热血,认为自己做着爱国的举动,其实却是在“碍国”。
世界是无限的, 我们短暂的生命里的知识很渺小。所以,我们要允许自己无知,也允许别人无知。
没有知识可以被宽容,当没有良知不可以被宽容。我们遇到标准化的试卷,回答不好没有问题,但是涉及良知判断、价值判断、善恶美丑判断,如果出了问题,那就是大问题。
我们做不到什么都懂,但是做人要有良知,要有价值判断力。
知识也要有方向。